无错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大明之疯了吧老朱忽悠我造反在线阅读 - 第三十章 科举毫无卵用

第三十章 科举毫无卵用

    朱英又塞了个馒头给他,一脸无奈。

    “阿祖,年已及笄是十六吧,你妹妹年纪这么小,要放在之前是犯法的!”

    犯法?

    这犯法吗?

    历朝历代,女子年纪差不多了便寻个夫家了,等及笄之后去官府领了文书造册便是夫妻了。

    毕竟养个女儿人家也难,早早嫁了夫家才是正事。

    当初太子殿下取了常家姐姐,不也是早早确立的婚事,更别说自己大妹徐妙云,跟三妹这岁数的时候,早被朱棣给盯住了,得了圣上首肯就迫不及待的结亲了。

    “朱英兄弟,你都这岁数了,怎能还没这念头,你祖大哥可不是图你马上就要飞黄腾达了,上赶着嫁妹妹予你。”

    “你祖哥今天就直说了,早在跟你相识半月不到,咱就看上你的才华了,兄弟你模样不差,自带一股非凡气度,就凭我这双慧眼,早就知道你并非凡人,那时候就有将妹妹许配给你的念头了!”

    “我知道,但我没兴趣!”

    朱元璋坐在一旁,虽然内心对辉祖这小子的想法犹豫过许久,辈分在那摆着呢,但整个京城,按身份地位和岁数来看,真就徐妙锦这丫头跟朱英相合。

    待蒋瓛那边将事情查清楚,朱英身份不管如何,配徐家三姑娘是绰绰有余了。

    当下他笑道:“你小子得有兴趣,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岂能无个内室照料,咱也是之前没给你物色好合适的,现在难得阿祖这小子眼贼,你与他家妹子结个亲,那是多大的喜事!”

    朱英没好眼色的扫了老黄一眼。

    之前胸脯拍的老响的,回去交了稻种就辞官,心想可以早日启程了,这稻子收不收都无所谓了,反正成老朱的了,他还省事。

    结果你现在撺掇我结亲,那不耽误事么?

    朱英想什么,朱元璋看眼神就知道了,当即闭口不谈。

    一旁的练子宁则是微微一震。

    普天之下,居然还有人能跟圣上甩脸色的。

    之前一直以为圣上微服私访结交个忘年交,两人和气融洽,但朱英处事都对圣上抱有极大的尊敬。

    可没想到居然能甩脸子,关键圣上还不气恼,笑呵呵的吃着馒头嚼着青菜。

    便是对皇孙朱允炆,都没这么亲近吧。

    不说圣上,便看看这大明魏国公,京师中军督府事,论爵位和品级,当今没几人有这么高了。

    他来京城五年,徐家三姝的名头冠绝京城。

    中山王家的三个女儿,是多少人遥不可及的梦,也只有燕王朱棣那帮天纵英才方能得其一姝。

    而现在徐辉祖居然上赶着要找朱英结亲,居然还被朱英拒绝了。

    便是有望远镜这等巧物,再加上这名扬千古的稻种献上,按封赏,算了封赏不猜,那娶了徐家三姑娘,那也是妥妥的高攀啊。

    本想劝两句,但圣上都被堵嘴了,他想了想也不说了。

    练子宁口干舌燥,给自己盛了碗菜汤,不敢说话,言多必失,默默的就着汤吃馒头去。

    徐辉祖倒是没受到朱英的影响,听到圣上都同意了,而且朱英的语气也不想是严词拒绝,所以叹息道:“朱英兄弟,我家境不差的,本来我还想着你两年后科举高中,那时候我妹妹年华正好,到时候门当户对,别人也没什么闲话。”

    “但你今日有了这些功绩,科举的事就可以慢慢来,我妹妹作嫁给你,你也不用做什么上门赘婿,到时候佳缘天成,岂不美哉!”

    “谁跟你说我要科举了,唉我说阿祖,我都拒绝了,你这样死活要嫁妹妹给我,有问过你妹妹么?”

    “长兄如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徐祖辉还想念叨什么,朱元璋在一旁看不下去了,嘲讽道:“哎呀,朱英这孩子本来科举是没问题的,但不知是谁从中作梗,平白成了一个商人籍贯,可惜呐可惜!”

    徐祖辉面色一黑,顿时没话可说了。

    倒是吃饱了的朱元璋找了根草,剔着牙说道:“就算没改,你小子也没想过参加科举是不!”

    朱英点点头,“科举有什么好参加的,卵用没有!”

    “咚!”

    练子宁把碗重重放在小木桌上,念道:“公子切莫妄言,自隋朝开科举之后,天下读书人皆有了上升之道,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此乃万千学子的毕生追求。”

    “历朝历代,无数百姓只要有意,都会让自家子弟读书知礼识大体,学的文武艺,货与帝王家,指点江山挥斥方遒,这是何等的壮阔豪迈,此乃天下读书最为推崇的壮举。”

    “小公子既为商籍,那不在其职不言其道,免得落一身骂名……”

    练子宁堂堂科举榜眼,自身就是靠着过硬的才学方有今日之地位,岂容他人玷污。

    所以说起来便是无数的大道理。

    朱元璋有心让人劝导朱英,选择带练子宁来算是无心之举,可眼前的局面,正是他想要的,所以只是笑呵呵的看戏。

    徐辉祖也觉得练大人说的对,户籍嘛,圣上随口一句话就可以改变的,要是朱英兄弟要科举,那进士没得跑,咱妹子嫁过去也有个名分不是。

    如若不然,堂堂魏国公妹妹,嫁给一个商户,他有何颜面去见老爹,更别说无数想与他结亲的权臣贵族如何指摘。

    朱英端着饭碗,吃饭的心思都没了。

    这就是老黄找来收拾他的吧,看老黄的神情,可惜这地方没有种西瓜,不然非得给他切一块不可。

    就在练子宁吐沫横飞,今天要指点一个误入迷途的年轻人时,朱英起身去找了两根草过来慢慢坐下。

    “练大人,你看见这两根草了么?”

    “见着了,这不是两根草,这是一株稻穗,还有一株稗草!”

    朱英点点头,看来这读书人大官,还是认识一些植物的,当即笑道:“这算是稗草,但稗草有很多种!”

    “你小子是不是觉得你要做稗草?”

    朱英没好气的看向老黄,笑道:“别打岔,练大人我们继续!”

    “你可知为何我能种出这上百稻粒的稻谷!”

    练子宁眉头一皱,发现事情不简单了,拧眉道:“此乃夺天地造化之举,吾岂能得知!”

    朱英笑了笑,说道:“这稗草在民间是侵占水稻的一大祸害,可大人有没有想过,稗草往往都跟稻谷一起生长,为何麦子里没稗草,其他庄稼里也没稗草?”

    练子宁想不明白,沉吟片刻后才说道:“你是想借此物给在下讲什么大道理么?”

    “你看看,你们读书人其实挺会联想的,但很多超出学识外的东西就认知偏差了!”

    “我且问你,你可知这类稗草也是稻谷一类,盖因其只有雄株,所以不生稻谷,你又可知,这雄株虽然不生稻谷,但其穗种可以轻易达到近百。”

    朱英话音一落,便是一旁不懂农事的徐辉祖都震惊了,更别说一旁的朱元璋。

    练子宁面容惊讶,凝重道:“在下读过不少农学杂书,可并不知晓这些。”

    “看,前人没有记载就不了解,科举这档子事,不就是皇帝命大学士出题开科,然后招一批熟读四书五经,稿学讲义来帮忙治理国家么?”

    “就因为这策略,读书人只能死命去学,去猜那些恩科命题,这种八股文学出来的学生,你要他谈治国经略,那可以侃侃而谈,而要如何改变民生,造福百姓,那就一窍不通了!”

    “这稻谷,其实只需在丰产稻种的基础上,在花期与一些高产的雄株进行授粉,进而就能培育出高产的下一代,练大人,什么叫做恩泽黎民,造千秋功业,明白了么?”

    “你再想想,科举是不是毫无卵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