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错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大明之疯了吧老朱忽悠我造反在线阅读 - 第一百一十四章 国朝的商税,是我最大的优势

第一百一十四章 国朝的商税,是我最大的优势

    “你对军中事务很熟嘛!”

    朱英赶着马车,头也不回的说道。

    “怎能不熟,这年头国朝在哪都有战事,家国死生之地,岂能不察。”

    朱元璋靠在马车上,目光看着赶路的朱英。

    海宁一战,朱英一套战阵之法已经在禁卫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更重要的是,这小子能在战乱之中妙手回春,让很多将士都记忆深刻。

    大家或许记不得一场战事是如何赢下来的,但肯定会记得是谁把他们从鬼门关拉回来的。

    这几日忙完大祭之后,倒是有不少禁卫将校上书,要在军中设立随军郎中。

    但朱英的手法,又与今日之医术又很大的不同。

    所以这段时日他身为国君,抽空都在想如何发展医术,整顿军务之际,也给大军增添一些信心。

    蓝玉冯胜和傅友德出了这些事,军中淮西子弟已经心思各异了。

    一旦各镇藩王没能力掌控这军务,那必然生乱。

    “小子,你有没有想过从军?”

    想了许久,若朱英能掌权,那必然会把自己理念贯彻出来,若是朱英麾下的队伍能接受他的理念,那到时候他手里就会有一批可用的人才。

    相比建立学院,从最根本的培养出人才,军中才是最为便捷的道路。

    朱英一愣,“你咋知道我有这想法的,不过现在做商人还是先积累银钱为主。”

    “老黄啊,你可能不知道,现在是从商最好的时机,可以快速的积累初期资源,等资源积累够了,到时候去立点军工,这变革就会变的十分迅速了。”

    朱元璋不满道:“这是什么说法,我从来就不觉得商人有什么前途可言,无商不奸,你要背着这头衔,去从军人家都看不起你!”

    “那有啥,有钱能使鬼推磨,国朝如此穷困,就是不懂得变通。”

    朱英回过头笑道:“你可别觉得我是信口雌黄,你就想想,我那六神丸到湖北,三月便赚取了五万白银,你猜我缴了多少税?”

    朱元璋微微一愣,“咱大明现在的税法,三十税一!”

    “那不就得了,我五万两白银,缴纳的赋税不过一千八百两,实际的路费以及打点损耗不超过三千两,这是商贩多好的时代?”

    “你想想我这饼干,还有晚上会给你做的速食面,等我到北边稳定了,就找燕王合作,我这些东西都可以当做军粮,大明多少行伍士卒?”

    朱元璋捏着双拳,“兵部登记在册的,一百四十二万!”

    “嗯,一百四十二万,我就取领头四十万吧,四十万常用的兵力日常消耗,没人一钱银子,战时更多就不算了,我这出资源,国朝出银子,你猜我一个月能有多少?”

    朱元璋都不用算,军需消耗有多大,户部天天跟他叫苦不是假的,试想有这能迅速补充体力的口粮在,那国朝大军必然会大量购入。

    那朱英就趴在国朝大军上吸血,一天的白银都得按万来计数。

    朱元璋一想就冷汗淋漓。

    这么大的数量,这小子缴纳的税赋根本就支撑不住他的经年累月。

    朱英没意识到朱元璋的内心变化,笑道:“我知道赚钱多了会遭皇帝嫉恨的,所以啊,我找燕王合作,刨去成本,我拿三成就足够,七成是人家的。”

    “至于燕王怎么处理,我就不用操心了!”

    朱元璋抱着手,久久没有出声。

    “老黄,过了这阜阳,今晚不停歇便能到开封了。”

    “你不会睡着了吧!”

    朱英回过头,马车内朱元璋睁着眼睛,只是不想说话。

    “咋了,要下车休息一下?”

    “不用,生气呢!”

    两人相处那么久,朱英不用猜都想得到他在气什么。

    “你呀,还是一心想为国朝做事,可我一直帮你,却也是在削弱我啊!”

    每帮老黄一次,过不了多久,老朱肯定会跟进。

    长远下去,朱允炆能得到的力量在加强,而燕王朱棣那边,除却一些阵战交流,啥实惠都捞不到,那往后还怎么跟朱棣混。

    朱元璋也很气闷,朱英是给了些东西,但都是需要长远发展才能见到成效。

    高产的水稻十分得力,可要推广,得需要个三五年。

    宝钞的本位货币策略,也需要水稻支撑。

    兵法战阵,如今大明不缺这些三瓜两枣,若把对付北境敌寇的军务铺在海防上,那些个倭寇海盗算得了什么?

    至于医术这东西,不过是锦上添花的玩意,没有明军不也是肃清壁野,横扫天下?

    反而手里头有快速来钱的东西,他居然只想着找燕王一起挣钱,话里话外都看不上他的洪武朝。

    要不是亲孙子,都足够死一百回了。

    他现在就一个念头,等回了南京,一定要让户部重新设立商税。

    要没朱英这段话,他还觉得行商亦是艰苦,为鼓励民间商贸来往,还设了个极低的赋税。

    看来是低谷了这商人搜刮钱财的本事了。

    “别烦人,到开封了再叫我!”

    朱元璋卷起被子,气呼呼的在马车里躺下了,睡了片刻又翻身起来,看着朱英认真的在赶车。

    本想心疼孙子让他也停下,进来歇歇脚,但一想起他向着老四,又闷闷不乐的躺下。

    也罢,等到了北边,看你跟朱棣是什么计较,咱到看看老四是给灌了什么迷魂汤,让你这混账如此心驰神往!

    ……

    荥阳县外,一队十人骑军举着燕王大旗进入了县府,待到人马齐备到了驿馆,这群人纷纷下马。

    “标下燕王御下刘友三,这位是燕王亲随马三宝,望大人行个方便,我等暂住一晚!”

    驿馆驻守的掌房官差连忙迎了出来。

    “原来是燕王殿下的人马,唉哟可对不住您嘞,将军可知这圣上下了谕旨,着国朝六部及翰林院督察院以及布政司六品以上的大人都要来咱这小县府。”

    “县府大人可是忙的焦头烂额,连客店没有后,连百姓的民宅都征收了不少,实在没地方给几位大人落脚了。”

    刘友三回头看向了马三宝。

    现在这情况,早在路上就商量过了。

    马三宝微微一笑,清秀的脸上带着自信,“那也不为难馆驿大人了,不妨去找找可有民宅借宿即可!”

    “小先生说的是,自从上月水患被燕王殿下遣送的物资救助,咱们这可人人都交口称赞燕王的美名呢,你们若是有求,必定有百姓愿意出手相助!”

    马三宝拱手告辞。

    带着人牵着马行走了一路。

    县府经历水患后,倒恢复了些生机,既然要陪侍好朝堂上的大员,那他们也不合适蹲在县府。

    在他的提议下,一行人就往乡下赶去。

    到天黑的时候终于有一处村落接纳了众人。

    等在院落里,一行人打了井水补充洗去灰尘后,刘友三才安排干粮给了马三宝。

    “小三宝,你确定那人会来吗?”

    “我也不确定,但王爷确定他会来!”

    刘友三总觉得不靠谱,王爷总说此人不是朝中官吏,可此行他会来又是什么道理。

    马三宝倒是收拾了下柴房,整顿后觉得环境还挺好。

    “要是那位先生不来,那我们得迅速回去,要不然被这些大人看到了,不好交代!”

    “放心吧!”

    马三宝褪去外衣,“你好好休息,静候佳音便是!”

    等一行人都躺着歇息了,马三宝才看向漏风的墙,外面月至中天,又是九月十七了。

    “王爷,你为何就笃定蓝玉能脱罪,是那先生所为呢?”

    念叨了一句,连他自己都笑了起来,“唉,我要不把他找回去,照你的说法,这人早晚得被允炆殿下所用,那万事皆休,希望明天能见到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