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错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大明之疯了吧老朱忽悠我造反在线阅读 - 第十四章 田产租赁,震惊老朱

第十四章 田产租赁,震惊老朱

    “魏国公徐祖辉?”

    “圣上,千真万确呐,魏国公说认识的一个表弟想做点买卖,让通融一二!”

    “砰!”

    朱元璋一掌拍在床榻上,徐达走了,祖辉这小子就无法无天了。

    “你且退下吧!”

    “臣告退!”

    待赵勉离开后,朱元璋才站起身来。

    怎么回事。

    朱英这孩子才跟老四扯上关系,要不是之前听闻他离开南京是为北上,他还得猜下其中的猫腻了。

    交好老四是为了北上,那结交徐祖辉又是为了什么?

    他一个住在秦淮河边的年轻人,是如何跟这些显贵沾上边的?难不成还有什么图谋不成。

    心中疑窦丛生,朱元璋再也坐不住了,连忙换了衣服就出了皇城。

    等马车到了朱英的小院,朱元璋下了马车就上去敲门,结果一看门上明晃晃的锁,朱元璋顿时脸上阴云密布。

    从清晨等到了下午,朱元璋坐在门槛上,才发现朱英慢悠悠的走了回来。

    “咦,老黄?今天这么早就过来了?”

    朱元璋本来一肚子的气,可看到朱英的时候就消散了很多,再看到他穿着旧衣服,身上还有几道干了的泥块,伸手给他摘了下来。

    朱英爽朗一笑:“唉,别摘了,等会进去洗了就好!”

    “你这是下地去了?”

    朱英打开房门,进了院子给老黄跟他都倒了杯茶,喝了之后才说道:“没办法,盘了几块地,现在到了收成的时候,总得忙一下。”

    朱元璋瞪大了眼睛,“你什么时候盘下来的地?”

    要知道当初给朱英改了农籍,可没给他置办田产,纯粹是让他不再当流民。

    结果现在朱英跟他说有几块地了,这还得了?

    朱英也无奈道:“这不是皇上有旨,禁止变卖田产么?我这只能找几个老人家租赁。”

    “租赁?”

    朱英点点头,“这几户人家,子孙都被调往北地征讨北元了,家里就几个老人,哪有精力种地了,我给了他们银钱,并且承诺之后给予粮食补偿,所以他们把地给我种了。”

    说到这,朱英还神秘兮兮的放低了声音,“老黄,我知道这是违规之举,你可不得宣扬啊!”

    朱元璋缩回了身子,他的大明律的确不允许变卖田产,说白了就是要保障每个农户都有自己生产粮食的地,任何人不得买卖,这也是最能保障大明粮食税收的关键。

    可租赁,朱元璋却没想到此举。

    “你小子的意思是说,人家没能力种了,你花钱去种,还补偿粮食,这方法,了不得!”

    朱英自然知道他这租地种的方法在大明洪武年间有多大胆,但他很多东西起码得有块地才能实施。

    买又买不到。

    现在给老黄说明白,避免这老头问东问西。

    可他却没想到,朱元璋对着朱英的这租地来种,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大明朝已经进行了六次北伐了,其中消耗的人力物力不尽其数,身为皇帝的朱元璋岂能不知道,若是北地草原部落一直无法拖垮,那中原王朝再度被侵占是早晚的事。

    如今大明重开大宋天,光复中原各地,他朱元璋一路征战下来,别的不说,就如今的武将可谓是数百年内最为精壮的一批。

    若不能在他在位时消除这祸患,将来大明遇上了文弱之主,那便有倾覆之危。

    所以大明一只要打出去,将北元打残拖垮,这才能奠定大明的万世之基。

    可说到底,大明不像大汉王朝,能有文景两位皇帝来于民修养,这些年北伐下来,北元诸多部落乱而不散,大明朝一只需要补充兵员前往北地。

    这样一来,民事生产便成了各地官员的考核标准。

    这几年来,各地的官员都有虚报的说法,曾经有太子朱标在,这些地方还能自查一下,若真无能为力,那罪不在地方官,而是没那么多劳力去耕种了。

    而朱英的这小举动,却给他开了一个思路。

    “若是能将那些富余的家庭指派出去租地耕种,那大明的粮草物料,不得有很大的提升?”

    朱元璋心头默念了一句,随后看向在换衣服的朱英。

    这孩子,心思活泛,若能入朝为官,定然能有一番作为,当下他笑道:“我说小子,你种的地在哪,下次带上老夫,你可不知道,老夫曾经也是庄稼汉来着。”

    朱英将换下的旧衣扔进盆里打水泡上,懒散道:“老黄,你一把年纪了,不适合下田了,这种粗活还是我自己来的好。”

    朱元璋不高兴道:“你怎么不知好歹,咱是怕你累着了,看你一副瞧不起人的样,说的好像你很擅长种地一样。”

    “我虽然不擅长,起码知道浇水施肥,采摘收割!”

    朱元璋一拍大腿,“说好的,那你好好的农籍不做,去改商籍作甚?”

    一提到这个,朱英也回头道:“你不提这茬我还忘了,官辞了么?”

    朱元璋嘴角一撇,“辞了,但还没批文,等着呗!”

    朱英闻言点点头,坐在水井前开始洗衣服。

    看来万事俱备,等这茬粮食收完,那便可以北上顺天府了。

    朱元璋本来还在想好赖糊弄过去了,但细细一想,差点被这小子带偏了。

    “我说你改商籍的事,你都没回答。”

    朱英搓洗着衣服,头也不回的说道:“看来老黄你真辞官了,不然不知道水患的情况吧,我要不是混了个商籍,把标号送过去,估计咱大明的这次天灾,还得波及一大堆人。”

    朱元璋笑道:“你小子还能瞒得过咱,咱可听说了,燕王安排了大量的物资前去赈灾,如今北地的百姓都念叨这燕王的好,你小子该不会说这物资是你的吧!”

    本以为朱英会推脱一二,没想到朱英点头道:“就是我安排的呀,从年初我就找了几个镖局将东西送往大同府,随后修书一封给了姚广孝。”

    “姚广孝你认识吧,就是个和尚,头脑挺好的,被我忽悠去大同府帮忙送物资,唉,要不是碰上蓝玉在打罕东,大同府物资不可轻易出关,我早处理完备了。”

    朱元璋搓着手,姚广孝法名道衍法师,洪武十五年妹子走的时候,以儒僧被人举荐随侍诸王诵经祈福,随后被老四给要走了。

    人家在顺天府,你在金陵城,这是咋牵上线的?

    想到了便问,朱元璋讥讽道:“人家随侍燕王的僧人,你如何与他识得?”

    朱英笑道:“这有何难,写几幅棋谱过去,难住那老和尚,一切不都顺理成章的结识上了么?怎么,老黄,你是真不信我能筹集到物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