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错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大明之疯了吧老朱忽悠我造反在线阅读 - 第十章 不一定是允炆啊

第十章 不一定是允炆啊

    要知道选朱允炆,是朱元璋深思熟虑的结果。

    年初太子朱标陕西巡视迁都一事,回来便染上脑疾,四月便走了。

    如今八月葬于紫金山皇陵,期间四个月时间,他除了伤心,更多的是对大明未来的传承做一个决断。

    自五月初,他便已经将批阅奏疏一事让允炆在一旁协助了。

    而这个孙儿也表现尚可。

    加上新晋的一众能臣助益,其实现如今的朱允炆已经颇有气候了。

    至于李景隆,身为世袭的曹国公,又掌管左军都督府,之所以让他做太子太傅,是因为这人可以传授军事才能给允炆。

    等等,朱元璋想到了什么,抬头看向朱英。

    “小子,你说选朱允炆一箭双雕,是连带着翦除淮西勋贵?”

    “那不然呢?”

    朱英看着老黄,似乎对他的认知浅薄有了优越,笑道:“我说老黄,你不会跟凉国公扯上关系吧!”

    朱元璋没有说话,而是一脸的不解,这可急坏了朱英。

    “老黄,快起来,你今天必须把官给辞了!”

    朱元璋懵了,被朱英拉着衣袖,他连忙一挣道:“这又是作甚,咱还没说跟凉王府有干系呢!”

    朱英松开老黄,眨眼道:“没关系?”

    “没有!”

    见朱英一副审视的神情,朱元璋无奈道:“就算有,也是梁子!”

    “哈哈,那还好!”

    听到跟凉国公蓝玉有梁子,朱英松了一口气,刚刚悬起来的心思又回落下去。

    现在已经是洪武二十五年八月了,再过半年凉国公蓝玉的处境可谓是急转直下,若是跟蓝玉有任何的牵扯,哪怕朱英带着老黄到了顺天府也不得安生。

    此刻朱英意识到,让老黄辞官迫在眉睫了。

    而在他身后,看着朱英若释重负的坐下,继续拿起鱼竿没心没肺的钓鱼,面上若有所思。

    良久,他才开口道:“你是不是觉得,这次翦除淮西勋贵,连当今凉国公也不可幸免?”

    朱英换了饵料,随后长叹一声,道:“之前不是跟你说过么,若立朱允炆,以当今凉国公蓝玉的性格,待当今洪武大帝仙去之后,那朱允炆能压制住蓝玉么?”

    一说到蓝玉的性格,朱元璋也是狠狠猝了一口。

    蓝玉好吗?

    当然好,不仅是亲戚,还是跟着他老朱一同打的江山。

    这些年领兵大明铁骑,踏破北元王庭,征讨蜀地南疆,西番各地,军功无数。

    可坏就坏在居功自傲,如今军中将士赏罚升降,都成了他蓝玉操弄的游戏,自己庄客义子横行乡里。

    而且还口无遮拦,一想到锦衣卫递上来的密保,这厮动不动就妄言无数,不知进退。

    这些他都能忍,谁叫标儿要管他叫一声舅舅,就凭这关系,他朱元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都无妨。

    给太子留一个能征善战的大将,大明根基只会更加稳固。

    可偏偏标儿没了。

    那蓝玉留给允炆,岂不是给允炆留了个祸患,若是蓝玉谋反,允炆怎能抵挡?

    立允熥吧,蓝玉可能还是忠于大明的,可这性格就注定了,他能不干政?

    所以现在朱元璋看着朱英,内心感慨无限。

    这孩子聪慧至此,将朝局形势看的如此透彻。

    可他就没想过,还有另一种可能?

    一想到蒋瓛早上呈上的线报,朱英的那块随身玉佩已经有了眉目,正赶去查探,朱元璋心情才好了一些。

    “所以你是怕咱跟蓝玉扯上关系,等清算淮西勋贵,把咱也连累了?”

    “嗯!”

    “如此笃定蓝玉必遭大祸?要知道他可是大明柱国大将!”

    朱英感叹一声,“老黄,我是没见过当今圣上,你可是入朝为官的,圣上什么脾性,你还不了解么?”

    “若是要拔除对未来储君的威胁,那必然是雷霆打击,这些年蓝玉的功劳,在大明的稳定面前不足一提,更何况这些年蓝玉惹的祸事,那罪证估计都压满了圣上的桌案了。”

    朱元璋沉默片刻,才淡淡道:“看来你说的辞官,还是有些道理的!”

    “唉,一朝天子一朝臣,可惜蓝玉倒了,大明的武力将会下降很多。”

    朱元璋点点头,不置可否。

    这蓝玉是大明朝如今的一把神剑,可操持之人不在是他朱元璋,那流传下去,必然是祸患。

    可失去了这把神剑,大明朝待到再寻到这神剑,不知何年何月了。

    漠北王庭年年死而不僵,一到秋冬苦寒之季,便会卷土重来。

    东域海寇灭杀不绝,还有各地心思各异的番蛮吐司。

    大明朝需要一个领兵之人,也需要一个进取的储君,这才有了武将出身的李景隆为太子太傅。

    如今太子没了,李景隆自然转去教习朱允炆。

    这其中的安排,都在和蓝玉做切割。

    可要是不用翦除蓝玉,有一个在嫡亲血脉上能牵制住蓝玉,又能在能力上稳稳接过他朱元璋传承的储君在呢?

    朱元璋看着朱英的后背,年轻人前倾着身子骨,专注的在钓着鱼。

    或许,得催一催蒋瓛了,行事如此之慢,还配叫锦衣卫么?

    也就在此时,朱英握住鱼竿的手迅速一扬,顿时水中传来动静。

    “卧槽,大青,老黄,今晚能吃顿好的了!”

    朱元璋也是第一次见到朱英中鱼,连忙把伞丢了,想上来帮忙。

    “别慌,你年纪大别靠近水边,没抄网你拿着鱼竿,我下水去捉!”

    朱元璋接过鱼竿,感受到其中传来的力道,人也跟着兴奋起来,而朱英早已卷起裤腿就踏入河中,爷俩共同努力,最终将一条八九斤的大鱼给弄上了岸。

    “哈哈,发财了,这大鱼今晚换三种吃法都处理不完!”

    朱元璋笑眯眯的,“你小子,就这出息?”

    “咱普通老百姓,这可是几斤肉啊,平白得来的,能不开心么?”

    朱元璋也是内心激动,听着朱英的话,脸上笑容绽放。

    这的确是个庄稼人最淳朴的情感,他们爷俩可谓感同身受。

    “走走走,回家做鱼!”

    朱英串起大鱼扛在肩头,朱元璋收拾起鱼竿,爷俩一起踏着青草一同返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