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错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大明之疯了吧老朱忽悠我造反在线阅读 - 第三章 老哥一定给你办妥了

第三章 老哥一定给你办妥了

    “有些道理!”

    朱元璋点点头。

    这的确是困扰他的一大难题。

    古往今来,别说外戚干政导致大汉覆亡,后续的还有陈桥兵变,更别说还有这些年胡惟庸乱权。

    一想到这个贼子,才把权柄给他些时日,就已经狂妄到了擅自主张操持家国大事了。

    若是文弱之主,说不得还真被胡惟庸这类佞臣给压住了。

    这大明朝堂,他是整肃了多次了,可谁能想得到后世之君会不会养虎为患。

    这样看来,朱英这孩子还有些远见,而且深知他老朱的脾性。

    朱英话说开了,也顾不得太多。

    老黄可以说是在这大明对他最好的人,把事说明白了,才能打消他的疑虑一起离开。

    所以朱英继续说道:“若是朱允炆当了储君,老黄,你在朝廷为官,你可知晓老朱的顾虑?”

    朱元璋摇摇头,今天倒要看看这小子怎么做一件不可能的事,所以只是附和的看看。

    朱英苦口婆心道:“朱允炆什么都好,就是性格软弱,加上母亲吕氏一族根基不深。”

    “若是立朱允炆了,那这位皇长孙会面临朝中无人,要给皇孙留一批能用之人,但也需要拔出一些顽疾!”

    朱元璋抬起头,在这一瞬,他似乎看到了这小子对他内心有过深度的研究。

    可他身份没暴露来着,为何这小子能有如此洞悉人心的本事。

    见老黄不说话,朱英只好继续道:“那往后大明朝堂所面临的,将会是一场清洗。”

    “功勋武将,淮西勋贵,可能要倒下一批了!”

    “贪权之臣,愚忠之辈,可能也损失惨重啊!”

    “老黄!”

    朱英一巴掌扶在朱元璋肩头,郑重道:“我从没问过你在朝中担任何等职位,可这多事之秋,明哲保身才是关键。”

    “辞官事小,可远走不成!”

    朱元璋反驳道:“当今圣上怎么说也是通情达理的,有些事就没必要过多的去猜测,你去揣摩君心,这才是取祸之道。”

    朱英给老黄满上一杯酒,“辞官了,你跟圣上说,要跟孙子回老家即可!”

    跟孙子回老家?

    朱元璋抬起头,看朱英一脸认真。

    若是以往,他肯定乐得当这爷爷,说不得还得让这小子好声叫几声。

    可现在不同以往,先不说这孩子身世存疑,他走了上哪查去。

    就算认下了,朱元璋也不再是以前那种玩闹了,大明的江山社稷之重,他需要试探下朱英的才能了。

    所以他开口道:“能说说,非得离开南京,离开应天府么,咱又不干结党营私的事,波及不到的。”

    朱英看着老黄,没有说话。

    有些事,说太多就不好了。

    他总不能把往后朱棣奉天靖难,南京将会陷入战乱也一并说了吧。

    先前只是透露朱允炆做储君,要说靖难之役,那就是编排当今燕王了。

    一时间两人都没有说话,但朱元璋还是看到了朱英远走的决心,当下只能叹息一声。

    “好吧,我回去考虑考虑,不出几日定然给你个结果!”

    说罢,朱元璋就起身。

    朱英扶住他道:“老黄,今天在我这休息吧,你心情不好,这样离开我不放心。”

    朱元璋转过头,看向灯火下的年轻人,那笑容跟记忆里那孩子一模一样。

    瞬间,朱元璋眼里泛起泪花,这孩子对他,真的够好了。

    “没事,都过去了,咱回家好好考虑下你说的事,下次我过来,你还得给我做好菜。”

    朱英走了上来,大声道:“若是有什么事,你可以找找我,别看我一个年轻人,我还是能帮些事的。”

    朱元璋看着朱英,看到这孩子眼中那种豪气,那种刚毅,他内心更加急切。

    “好孩子,回去吧,你想带老头走,也是一副好心,我信你的!”

    说罢,他开门离去。

    朱英想送一程,结果被他一直示意回去,这才作罢。

    ……

    望着一大桌子的菜,叹了口气。

    老黄孙子没了,老婆也没了,现如今也没了儿子。

    按照自己的认知,大明朝如今倒没什么姓黄的大员。

    怕就怕跟凉王府扯上关系。

    为朱允炆上位铺路,能力太强的得收归权力,能力弱的,老朱也看不上。

    朱英要走的理由,自然是不久之后的靖难之役。

    到时候皇权更迭,要是老黄现在能急流勇退,没准还能保全身家,别到时候作为前朝老臣,逃不了清算的命运。

    罢了,这次没说动老黄,是因为老黄刚刚经历丧子之痛,那下次他就摊牌。

    好好的给老黄分析一下大明朝的危局,到时候不用说,以老黄为官多年的眼界,自然能联想到谁能乱了这大明社稷。

    届时老黄要带上余下的子嗣一起离开也不是难事。

    想通此节,朱英收拾了碗碟,栓好门后就离开了宅院。

    不多时,南京城一处酒楼。

    朱英谢别店小二后就径直上楼,轻车熟路的来到了一处包厢。

    门一打开,一个年近三十的俊逸公子就连忙起身。

    “英子啊,说好今天给老哥摆一桌,你居然让我苦等快一个时辰了,该罚酒三杯!”

    公子哥衣裳华贵,眉目之间又带有一丝沉稳,在南京这大明京畿,也算得上出类拔萃了。

    可对朱英倒是一副殷勤的样子。

    “有点事耽搁了下,阿祖你不生气吧!”

    “哪能哪,咱两啥关系,不过能不能别叫我阿祖,叫我老徐就可以了!”

    朱英呵呵一声,“那你也别特么叫我英子行不行,不知道的还以为我是小姑娘呢!”

    “再说了,你多跟我相处,往后你就会知道阿祖是美誉了!”

    徐姓公子干笑一声。

    朱英这小子的思路,他一向是跟不上的,刘英是什么鬼?

    他如今可是世袭罔替的魏国公,被人阿祖阿祖的叫着,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他小名,怪难堪的。

    随着两人入席,早有小二端上了酒菜。

    闲话说了几句,徐祖辉就正色起来。

    “朱英,上次你鼓捣的那个望远镜,我让我那朋友提交给工部的一位要员了,这东西看似寻常,但对于大明来说意义非凡。”

    “正如你所说,如今大明连年征战漠北,有了这东西,勘测敌情可谓是一大利器,其中的意义非比寻常。”

    “要是不出意外,你可能要混个要职了!”

    朱英长出一口气。

    鼓捣出来的东西果然派上了用场,只不过现在情况有变。

    见到朱英脸上没有丝毫欣喜的模样,徐祖辉一愣道:“怎么,飞黄腾达就在眼前,你就不激动么?”

    朱英淡淡一笑:“老徐啊,当初送你这东西纯属是想卖点钱,你送去朝廷也不影响,咱两这交情不计较这些。”

    “哎,你这样说可就没意思了,朱英,这可是似锦前程!”

    徐祖辉面色郑重。

    这些年他世袭魏国公,领中军都督府事,年纪虽然不大,可走南闯北也有些时日了。

    朱英这小子脑子活泛,又颇有才学,当初两人可是在酒楼商谈诗词兵法结识,他不止一次想忽悠朱英进他都督府,奈何这小子对军事兴趣不大。

    如今随手又鼓捣出了望远镜这玩意。

    这是什么,人才啊?

    大好人才,风华正茂,应当报效朝廷才是,怎么看样子还不乐意。

    似乎是感受到老徐的怨气,朱英抬头道:“唉,其实这才找你,是有个事想让你帮忙来着,你要是愿意帮忙,你说的这些功劳就自个领了吧!”

    徐祖辉坐直了身子,这小子开口,定然是重要的事情,“什么事你说,老哥一定给你办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