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错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战国之东周崛起在线阅读 - 第六章 白发人送黑发人

第六章 白发人送黑发人

    工师谋的话,句句戳中工师籍心口。

    这一刻,他方才明白:原来儿子如此头昏脑涨,皆是因为要替自己报私仇。

    工师籍本为东周国丞相,任内也颇有作为。

    然而,东周昭文君一上任,为了树立威信,无端就把他父亲时代的丞相工师籍解了职,接着马不停蹄地改任自己的亲信吕仓为相。

    这件事,也是一直卡在工师籍喉咙里的一根刺。

    现在儿子为老子出头,还哪有脸面去责备他。

    工师籍稍稍舒了口气,眼中泛着泪珠,望着窗外的明月,叹道:“西周公乃武断冒进之人,为不让东周之稻无水可用,人为截断三川。此举上忤苍天,下逆黎民。哪日东窗事发,域内诸侯定然群起而攻,我工师家怕是也要陪葬了。此乃天欲亡我工师一族啊!”

    东窗事发其实也是工师谋一直担心的事,不过他自诩整件事保密工作做得很好,断然不会有东窗事发的这么一天。

    再加上这是他唯一能够把握住,亲手报复东周国的机会,他自然就有意蒙蔽自己。久而久之,他越发看到了此事的利处,而忽略了它的风险。

    他上前替工师籍斟了一杯茶,安慰道:“父亲且放宽心,此事绝不会泄露半点风声。”

    见儿子这一刻还是这么天真,工师籍越发痛心。看来言语已经无法让他回归正常,只能猛水浇醒他了。

    “你随我来!”工师籍缓缓起身,领着工师谋出了书房,然后沿着曲折的游廊,一路往东,最终在一处阴暗的矮房子前停下。

    月光倾洒,拉长了父子二人的侧影,翕然单薄。

    工师谋一阵疑惑:这儿是工师家的私牢,平日里用来处罚犯大事的下人的,工师家一向宽厚,这儿便一直废弃,父亲带我来这作甚?

    “开门!”工师籍朝房里喊了一嗓子。

    稍许,房内灯亮,淡黄色的灯光透出窗户,接着响起阵阵急促的脚步声。

    门“吱呀”一声开了。

    工师谋又是纳闷:开门的竟然是管家福泉。

    福泉将两父子引入房里,也不吱声,便走到外面关好门,值守起来。

    眼前一幕让工师谋更加咋舌:狭小昏暗的房间里,竟然蜷缩着八个噤若寒蝉之人,这些人皆是西周武公委派给工师谋的工匠,他再熟悉不过了。

    八人一日之内经历生生死死,吓得不轻,这会见到上司,竟然已经不知言语。

    狭小的屋子似乎容不下这么多人的呼吸,空气中弥漫着阵阵恶臭。

    工师谋感觉恶心,这行快些逃离这糟糕的环境。

    工师籍亦没有出声,他清楚,此时无声胜有声。

    二人沉默了许久,方才走出来。

    自私牢自书房,短短几十步的路程,父子二人一前一后,却走得甚是吃力。

    工师谋脑中一直在拷问自己:此事一向保密,八名工匠为何就稀里糊涂到了府中呢?

    工师籍似乎看出了他的心思,说道:“八名工匠,想必你也都认识。事到如今,你还认为天底下有滴水不漏之事吗?”

    “父亲,何人将他们押入府中的?”工师谋仍然心有不甘。

    “只有两人,虽然乔装,但与府中家丁有过交手,观其身手,定是官军无疑。”工师籍淡然道。

    “官军?哪一路官军呢?”工师谋惊出一身冷汗。

    “三川枯竭,谁最为关心?”工师籍反问。

    “东周君?”工师谋虽不愿提起,但是显然东周昭文君便是最渴望三川下水之人。

    工师籍无奈地微微点头,算是默认了儿子的猜测。

    他一向自诩算无遗策,可这一次他却万万没算到,指使送八名工匠过府的背后之人,竟然是当朝天子。

    终于,工师谋像泄气的皮球一样蔫了:东周君知道了此事,处于洛阳的工师家,被屠灭还不是迟早的事吗?

    “怎会这样?怎会这样?”直至此刻,他还难以相信。

    他不惧自身的安危,却害怕工师一族跟着自己遭殃。

    工师籍本是一个善于明哲保身之人,在东周昭文君新君继位的宫廷争斗中用相位这个头衔,换来阖府平安,足以证明他的老谋深算。

    可是,工师籍千算万算,却是没能算到自己的儿子会背着自己,去走这么一步险棋。

    他望着眼前近乎绝望的孩儿,无奈地摇头叹息:“唉!”

    老父亲的无奈,让工师谋内心刀绞一般疼痛。

    “东周君为何要将工匠押于工师府?”工师谋用最后一点理智询问老父亲。

    工师籍点了点头,算是对工师谋还不算完全昏头的认可吧。

    他缓缓起身,叹道:“这定然是东周君与我工师家做的一笔买卖。”

    “一笔买卖?”工师谋难以想明白。

    工师籍转身望着窗外的皓月,泪眼婆娑,于心不忍地吐出几个字:“以你之命,换工师一族。”

    工师谋早就将生死置之度外,此刻听到老父亲说自己的命能换来工师一族周全,内心竟然兴奋无比:“请父亲赐教!”

    眼看着就要白发人送黑发人,工师籍哪里还有什么心情赐教,然而,事关工师家全族,他又不得不讲。

    他内心挣扎着说道:“东周国实力远逊于西周国,即便东周君清楚西周公所为,也是敢怒不敢言。唯有将此事公诸于众,方可借域内诸侯之刀惩戒西周公。试问,哪里是最好公布西周公恶行之场所。”

    “天子朝堂!”工师谋脱口而出。

    工师籍闭上眼睛点了点头:“东周君乃中庸之人,自然不会强出头而让西周公有东征口实。你是此事经办之人,又于天子朝堂领有下大夫的微职,由你出面,便再合适不过了。”

    听老父亲这么一分析,工师谋恍然大悟:现在东周君手握工师全族命运,自己想不替他卖命都困难。

    一想到要去替仇人卖命,工师谋恨得咬牙切齿。

    然而,一切又那么无可奈何。

    他双膝跪地,朝着老父亲的背躬连连磕头:“父亲,请恕孩儿不孝!”

    泪水顺着眼眶留下,浸湿了地面。

    而工师籍,则是一直望着窗外,不敢回头。

    他对自己的孩儿最是清楚,自打今日步入书房之时便知道他会做什么选择。

    可是真到了这生离死别的时候,他那颗饱经风霜的心,也会刀绞般疼痛。

    工师谋不愿再说一句话,去刺激眼前风烛残年的老父亲。

    他知道,自己受戮,只是一时之痛。而父亲老年丧子,却是一生的伤。

    他心中已有盘算,缓缓退出了父亲的书房。

    当晚,工师谋最后仔细梳洗一番,便领着自己家中关押着的八名工匠,连夜往洛阳东周昭文君姬文的府宅奔去。